
董氏奇穴针灸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针灸疗法,它是以董仲舒的名字命名的,董氏奇穴针灸学十大立竿见影穴是这门疗法中最为著名的穴位,它们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迅速缓解各种疾病的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十大立竿见影穴及其功效。
1、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肋间隙,距胫骨前缘1横指,太冲穴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原点,针刺太冲穴能够调和气血,使经络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太冲穴常用于治疗头痛、失眠、胃痛等疾病。
2、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处,掌横纹上,拇指根部内侧凹陷处,内关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络脉,具有宁心安神、疏风解表的功效,内关穴常用于治疗心悸、失眠、感冒等疾病。
3、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关节外侧,当肘尖弯曲时,位于尺骨头下方的凹陷处,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曲池穴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等疾病。
4、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条掌腱与第二条掌腱之间,当二腱之间凹陷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主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止痛镇痉的功效,合谷穴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咽喉肿痛等疾病。
5、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于脚背部,当小趾的外侧根部向上约三横指的地方,阳陵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滋阴降火、清利湿热的功效,阳陵泉穴常用于治疗口渴、便秘、尿频等疾病。
6、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下3横指处,距胫骨前缘3横指,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益气养血、健脾胃、补中益气的功效,足三里穴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泻、疲劳等疾病。
7、后溪穴:后溪穴位于小腿后侧,当坐骨神经在膝关节后方时,从膝盖后缘向下数小腿后面的横纹上,后溪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后溪穴常用于治疗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疾病。
8、至阳穴:至阳穴位于头部,当耳后下方,约在外耳后缘上方4横指处,至阳穴是督脉的主要穴位,具有升阳固脱、散风除湿的功效,至阳穴常用于治疗头痛、头晕、昏迷等疾病。
9、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百会穴是人体最高点的穴位,具有升阳固脱、益气养血的功效,百会穴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等疾病。
10、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胸骨下端凹陷处,平第2肋软骨水平,神阙穴是任脉的主要穴位,具有益气养血、安神定志的功效,神阙穴常用于治疗心悸、失眠、气虚等症状。
董氏奇穴针灸学十大立竿见影穴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够迅速缓解各种疾病的症状,针灸疗法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尝试,在接受针灸治疗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