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治疗学考试试题题库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针灸治疗学的创始人是(A).
A. 王冰
B. 张仲景
C. 华佗
D. 扁鹊
2、针灸治疗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A).
A. 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病症辨证论治学说
B. 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学说
C. 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
D. 经络学说、脏腑学说
3、以下哪个不属于针灸治疗的主要适应症(A).
A. 头痛
B. 颈椎病
C. 胃痛
D. 癫痫
4、针刺的常用手法有(A).
A. 按、摩、推、拿、挤、捏、捻、转
B. 按、摩、推、拿、挤、捏、捻
C. 按、摩、推、拿、挤、捏
D. 按、摩、推、拿
5、下列哪种情况不宜进行针灸治疗(A).
A. 高热患者
B. 严重贫血患者
C. 孕妇
D. 精神病患者
6、脉象的常见异常表现有(A).
A. 弦紧脉:肝郁气滞,胸胁胀满;弦细脉:气虚血弱,心悸气短。
B. 弦紧脉:肝郁气滞,胸胁胀满;弦滑脉:痰湿内盛,胸闷脘痞。
C. 弦紧脉:肝郁气滞,胸胁胀满;弦数脉:肝胆火旺,口苦咽干。
D. 弦紧脉:肝郁气滞,胸胁胀满;弦长脉:阳气不足,畏寒肢冷。
7、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A).
A.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原微生物侵袭。
B.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C. 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原微生物侵袭;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D. 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原微生物侵袭。
8、针灸治疗常用的配穴方法有(A).
A. 主穴配伍;远端配伍;对侧配伍;同侧配伍。
B. 主穴配伍;远端配伍;对侧配伍。
C. 主穴配伍;远端配伍;同侧配伍。
D. 主穴配伍;远端配伍。
9、针灸治疗常用的留针时间是(A).
A. 30分钟以内;30-60分钟;60分钟以上。
B. 30分钟以内;30-60分钟。
C. 60分钟以上;120分钟以内。
D. 60分钟以上;120分钟以内。
10、以下哪个不是针灸治疗的优点(A).
A. 无创性,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应症广泛,疗效稳定。
B. 无创性,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C. 无创性,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D. 有创性,副作用大;疗效不稳定,安全性低。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针灸治疗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学说和病症辨证论治学说,经络学说是针灸治疗的基础,脏腑学说是针灸治疗的核心,气血津液学说是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病因病机学说是针灸治疗的指导原则,病症辨证论治学说是针灸治疗的实践指南。
12、针灸治疗的主要适应症包括:急慢性疼痛、功能失调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针灸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其他各种疾病。
13、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原微生物侵袭等,这些作用机制共同构成了针灸治疗的药理作用基础。
14、针灸治疗常用的配穴方法有:主穴配伍、远端配伍、对侧配伍和同侧配伍,主穴配伍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配穴方法,其他几种配伍方法可以根据病情需要灵活运用。
15、针灸治疗常用的留针时间是:30分钟以内;30-60分钟;60分钟以上,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的体质特点,可以适当调整留针时间,留针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好,但是过长的留针时间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