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第30讲】——谈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在中医执业医师的培训过程中,针灸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针灸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瑰宝,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其独特的治疗理论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本文将为您介绍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及其作用。
1、太冲穴
太冲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位于脚背部,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太冲穴的主要作用是疏肝解郁、平调气血,在临床上,太冲穴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等肝气郁结所致的症状,太冲穴还具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2、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位于手腕横纹上,掌横纹与尺侧腕横纹之间,内关穴的主要作用是宁心安神、舒筋活络,在临床上,内关穴常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焦虑等症状,对于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内关穴还具有较好的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点,位于小腿内侧,当膝盖屈曲时,三指并拢宽度的部位,三阴交穴的主要作用是补益脾肾、调和阴阳,在临床上,三阴交穴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肾虚水肿、月经不调等症状,三阴交穴还具有较好的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一定的帮助。
4、合谷穴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著名穴位,位于手背,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当二指并拢时所形成的凹陷处,合谷穴的主要作用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在临床上,合谷穴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合谷穴还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对于头痛、牙痛等疼痛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5、神阙穴
神阙穴是中脘穴位的一部分,位于脐中央,神阙穴的主要作用是益气固脱、安神定志,在临床上,神阙穴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悸气短、神经衰弱等症状,神阙穴还具有较好的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